四月的凉都,山峦层层叠翠,处外芳菲尽染。
4月4日,樱花盛开时节,走进贵州省唯一一家工业冶金企业“绿化先进集体”——水钢钢轧事业部,只见碧树苍翠,草长莺飞,花香鸟鸣,红色、粉色、绿色的樱花和紫荆花争相怒放,繁茂的松柏、绿竹、翠柳和各种绿植接连成片,前来参加“水钢绿色工厂建设之钢轧印象系列活动”的职工领着家属在林中、花中自由徜徉、照相留念,只见厂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真可谓“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午10点整,随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伟手中的发令枪鸣响,参加水钢环厂跑的职工奋力冲出起跑线,拉开了“绿色工厂建设之钢轧印象”系列活动的序幕。系列活动包括“新征程·新跨越”职工环厂跑、“共建绿色工厂·共享绿色成果”职工捐赠花木集中展示、“感恩有您·携手共进”主题摄影、“传播水钢美景·展现钢轧魅力”微信朋友圈集赞奖励等活动,环厂跑、摄影活动由水钢工会主办,钢轧事业部承办。王建伟在开幕式上说,举办系列活动,目的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绿水青山家园,培养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的精神,让职工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美丽的画卷源于水钢公司上下对绿色环保的高度重视和干部职工的倾心描绘和倾力打造。水钢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绿色环保建设刻不容缓,为了实现与贵州省及六盘水市城市发展共生共融,水钢聚焦“绿色工厂”建设,在经营生产中始终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建设上狠下功夫,逐年增加建设绿色工厂投入,仅2017年就投入环保资金1.1亿元用于改善厂区环境,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水钢党政领导在公司“两会”上明确提出,要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3年时间全面建成绿色工厂,把水钢打造成六盘水市工业旅游示范点。
钢轧事业部是水钢的主体生产厂,占地面积2160亩。近年来,该部认真落实水钢“绿色工厂建设三步走”要求,严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大力开展“绿色工厂”建设。2012至2017年,累计投入绿化资金580万元,争取到六盘水市政府对水钢的支持绿化资金300万元,先后建成桂花园、牡丹园、月季园、樱花园、竹园、玉兰园、葡萄园、红枫林等数十个特色园区,形成3公里环厂樱花大道,2公里迎宾绿色长廊,一座仿古亭榭花园等景观带。为了达到“人人参与、人人爱护、人人共享”的目的,钢轧事业部先后组织3601人次参加的职工义务植树活动16次,栽种“巾帼林”“青年林”“先锋林”,累计栽种各类树木1250棵,生产厂区如同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处处透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决不搞绿色建设形象工程,我们要坚持成本精打细算、环境精雕细琢、管理精益求精,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事业做实做出成效。”钢轧事业部党委书记王海益表示。
正如王海益所说,绿色工厂建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的“内外兼修”。近年来,钢轧事业部不断健全完善绿化美化管理制度,确保绿地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美化一片。同时,以车间为单位开展“创一流设备管理单位、创一流现场管理单位”流动红旗竞赛,专门设立绿化美化专项基金用于每月评比奖励。钢轧事业部综合服务室党群负责人王涤资说:“事业部每月投入奖励资金达6.1万元,奖励全部用于职工,但考核只针对干部。”高度重视并充满人性化的严格管理带来了可喜效果,钢轧事业部2017年全厂现场管理整体晋级四星级,全厂操作室实现环境客厅化,全员爱护环境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制度措施并举,众人倾心倾力,带来了厂区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钢轧事业部厂区整体绿化面积120亩,绿化率99.46%,获得了地方政府高度好评,赢得了“凉都新景,钢城绿洲”美誉,成为水钢绿色工厂建设的形象窗口。
钢轧事业部轧钢作业区一棒线车间乙班班长糜祖华已经在轧钢作业区工作了30年,亲眼经历了企业的变化,他带着全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拍全家福。他说:“环境变好了,高节奏的工作压力也得到了缓解。”糜祖华的爱人说,看到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放心多了!
为了让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分享绿色工厂建设的成果和喜悦,此次活动专门安排21名摄影师为自愿报名的43名职工家庭拍摄全家福风景照,免费向职工赠送一张30寸相框合影和一本相册。运行车间风汽班班长瞿加文感动地说,平时工作特别忙,一家人难以团聚,今天能让父母和妻儿欢聚一起照全家福,家属很高兴,我也很幸福,感谢单位搭建的这个平台。
当天,公司副总经理夏朝开、工会主席申燕、总会计师杨荣为环厂跑获奖运动员颁奖。男子第一名、铁焦事业部炼焦车间职工蔡庭跃冲过线后激动地说:“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跑步,心情非常愉悦。”女子第一名、瑞泰公司生产机动部职工邵继梅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此次第一次参加环厂跑,她说:“在水钢跑步也能达到在大自然里运动的效果。”
蓝天、绿地、鲜花交相辉映,美丽画卷共同描绘。钢轧事业部部长胡友红充满激情地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干劲不松、目标不变、指标不减,当好公司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向公司交出一份企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共生,效益与效率“双提升”的圆满答卷。
- 日期:2018-04-11